敲开时光之门,我们走向那片蘑菇云;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,我们遥望中华不倒的脊梁。5月7日下午,原中国工程院党组成员、秘书长葛能全教授莅临我校稷下大讲堂,于三号教学楼报告厅为理工学子带来一场题为“原子弹与脊梁”的专场讲座,本次活动由校关工委、校团委联合主办。
年华如梭,战事如歌。葛能全带领观众追溯实现“原子梦”的那段历史,追忆那个年代的那些事和那些人。一帧帧的黑白照片、一串串的试验数字见证了原子弹和中国核力量的飞速发展。纵观旧中国,好梦难圆。葛能全通过讲述“南京当局最先做起原子梦”、“胡适于北京大学助力原子梦”以及“北平三机关再造原子梦”三个阶段的故事,为大家再现了那段历史悲歌。随着新中国的日益强盛,国人有挺直脊梁的勇气,捍卫主权的能力,并用行动向世界宣示:中国的核能力不亚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。
大漠、黄沙,捧一�黄土,祭奠的是核科技工作者拳拳的爱国之心。葛能全言及动情处,感慨“那个可歌可泣的年代”:王淦昌“我愿以身许国”,王承书“我不后悔”,隐姓埋名;王方定“芦苇杆抹灰当墙,油毡涂沥青作顶”……多少人“献了青春献终身,献了终身献子孙”,默默安眠于这戈壁、草原。当谈到为核试验而献身的工作者时,葛能全声泪俱下,一句朴素的“我觉得我们应当记住他们”包含了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对老一辈工作者多少的敬意和怀恋。他引经据典,赞颂科研人员在那可歌可泣的年代里,以身许国,酷暑严寒,从未后悔的高尚品格。
在历史那些褪色泛黄的画面里,葛能全如岁月的歌者般唱尽回忆,讲述着一个个生动的故事。他从过去走来,又带领我们回到过去,他将历史镌刻在心头,让我们铭记:在原子弹的历史长卷中,我们终有一席之地。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,我们携手一起奋斗。